米兰官方,(中国)网站首页

我校5个单位认定为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

发表时间:2023-09-19     点击:次     编辑:张冰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 何清吟)为推进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发展,加强科普基础设施建设,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于今年4月开展2021年至2025年度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补充认定工作。经过专家评审,我校智能地学信息处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地球探测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海洋地质资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认定为“2021年至2025年度武汉市科普教育基地”。

智能地学信息处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可视化与可视分析科普展现场

智能地学信息处理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依托我校地质、资源、环境等传统优势学科,以地学应用为特色,开展针对地学领域智能信息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创新性研究,培养本学科领域高素质人才和领军人才,带动智能地学计算学科的深入发展,推广普及智能地学信息处理科学技术知识。实验室面向全社会开放,免费接待社会市民、大中小学生参观,不定期举办“网络安全”“可视化与可视分析科普展”“虚拟现实及数字孪生科普专题讲座”等科普活动,成立“服务e时代”志愿服务团队,面向校内外开展计算机硬件软件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活动,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

地球探测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开展弘扬科学家精神活动

地球探测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下设岩石物性实验室、重力实验室、磁法实验室、电法实验室、地震实验室、测井实验室等11个教学实验室及2个地球物理校内实践教学场地拥有涵盖重力、磁力、电(磁)、地震、测井、岩石物理等6个专业方向的各类仪器设备400余台(套)。中心面向中小学生、大学生和社会人士开展地球物理类、资源勘查类科普教育活动,深入社区、学校、乡村开展中国海洋地质之父刘光鼎院士的科学家精神宣讲,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助力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

海洋地质资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组织科普志愿服务

海洋地质资源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海洋地质过程及其对能源资源聚集的控制机理为关键科学问题,围绕两大轴线(海洋/海相能源资源及勘探开发环境保障),三个层次(古今大陆边缘盆地演化—资源形成和聚集—资源开发环境保障)展开研究,集中优势力量,围绕今大陆边缘动力学演化及成盆机理、海洋深水油气、水合物和海相页岩气富集机理及其分布规律、海洋能源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障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实验室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构建了“文化、学科、实践”三融合的科普服务模式,让实验室海洋科普持续发挥影响效应。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2023年科技活动周活动

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科普教育基地由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与国家地理信息系统工程技术中心共同建立,致力于向社会各界提供优质的地学科普服务与课程。基地以“通过地学科普提升中国人民地学素质”为使命,将地学科研与教育优势转化为地学科普资源,广泛开展地理、测绘和遥感的科普宣传活动;以地学科普服务为载体,实现地理、测绘和遥感等科普与教育有机融合。

自动化学院开展“科技进校园”活动

自动化学院积极整合校内外公共资源,打通“青创空间”、各教学及专业实验室等空间的应用壁垒,从硬件上优化空间布局,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从软件上建立科普教育资源库、项目库、学生库以及专家库,系统推进科普教育实践训练、科普项目团队管理建设等工作。围绕学院特色广泛开展科普讲座、科普志愿服务、科学家精神宣讲等科普活动,积极联系校外资源,与学校相关部门、社区等对接,充分利用其优质场地资源和政策支持,厚植科普教育土壤。(编辑 孙彦钦 审稿 陈华文)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