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官方,(中国)网站首页

逸夫博物馆:唤醒沉睡的化石 探寻生命演化奥秘

发表时间:2023-02-20     点击:次     编辑:张冰

地大新闻网讯 (通讯员 徐燕 李富强 隋吉祥 刘安璐) 近日,由我校科研团队完成的研究成果在世界名刊《科学》上发表,并被作为亮点文章进行介绍。

2019年,代旭在西藏采集菊石标本 受访者供图

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地球科学学院代旭博士在采访中表示,“感谢逸夫博物馆多年来为我们的研究提供的支持与帮助,博物馆的老师不仅带领我一起采标本,还为我们提供工作空间,我从野外采集的古生物化石标本基本上都拿到这里来储存、修复、研究,这里是我国古生物化石研究的宝库。”

不是以古生物命名的博物馆,缘何能在古生物科研、科普中异军突起?下面让我们走进地大逸夫博物馆,一窥生命演化的奥秘。

穿越“石”空 史前“生物世界”大放异彩

要揭开生命演化的奥秘,只有一把钥匙,那就是化石。面积达100平方米的遗迹化石幕墙、体长10.5米的“神州第一龙”——黑龙江满洲龙化石、面积达15.7平方米的关岭创孔海百合化石,还有梁氏关岭鱼龙化石、黄果树安顺龙化石……进入逸夫博物馆,就像进入一座古生物化石宝库,数量众多的精品化石不禁让人眼花缭乱。

恐龙,曾经统治了地球长达一亿六千万年之久,突然间消失灭绝,成为生物史上的难解之谜。在逸夫博物馆,珍藏有9具恐龙化石、5件恐龙遗迹化石,其中格外引人瞩目的是被誉为“神州第一龙”的黑龙江满洲龙化石。它体长10.5米,体高6.1米,体重近10吨,生活在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现存化石数量极为稀少,在世界恐龙化石中占有重要地位。

除了黄果树安顺龙、梁氏关岭鱼龙、胡氏贵州龙和多板砾甲龟龙等爬行类化石,逸夫博物馆还珍藏着种类齐全的藻类、海绵动物、软体动物、腕足动物、棘皮动物、两栖动物、古植物等三十几个大类、几千种属的动物化石及磁县轮藻、侧羽叶、阔叶格脉蕨等植物化石,共计5000余套/件。

地球科学学院教师在逸夫博物馆进行古生物教学 李富强摄

作为国家二级博物馆,逸夫博物馆曾荣获“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全国古生物教育基地”等十余个荣誉称号,成为教师从事古生物教学、海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生物起源与演化重大理论问题的重要基地。

挖掘内核 科研育人硕果满枝

“野外采集到的标本通常大部分都被围岩覆盖,没有足够的解剖学信息,因此需要清理和修复,使得化石暴露出来,才能准确鉴定。”当谈及如何与逸夫博物馆结缘时,代旭说,为了对采集到的化石及时进行清理和修复,大三时,他在地球科学学院宋海军教授的指引下,来到逸夫博物馆寻求帮助。

自高中起,来自四川眉山的代旭就对地球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2年考入地大后,代旭在大一下学期学习《普通地质学》时,被宋海军在古生物学科研中的有趣经历深深吸引,很快加入到他的科研团队,开始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古生物方面的学习和研究。2015年夏天,在宋海军老师和逸夫博物馆陈晶老师的带领下,代旭到贵州贵阳进行了一个月的野外工作,采集到了非常丰富的菊石化石标本,这也大大激发了他对古生物学研究的信心。带着在野外采集到的菊石化石标本,代旭犯了愁:到哪里去“唤醒”这些沉睡超过亿年的化石呢?

代旭等人在广西野外采集的菊石标本受访者供图

得知逸夫博物馆能够提供化石清理和修复的专业帮助后,很快,代旭来到逸夫博物馆。逸夫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不仅为他提供了专业的化石修复工具,还提供了一个工作间专门用于化石清理和修复,一个库房用于存储标本和样品。从2015年开始,代旭除了在教室上课、野外科考外,其余时间几乎都泡在逸夫博物馆里。2016年本科毕业后,代旭正式投入宋海军教授门下,开始参与早三叠世生物与环境协同演化的研究课题。2014年到2019年,代旭在云南、贵州、西藏等地区采集了上万块化石,包括菊石、鱼类、双壳、腕足、虾等等。

代旭等人捐赠的菊石化石标本在逸夫博物馆“校友捐赠藏品展厅”展出 李富强摄

2016年到2022年,通过对古生物学孜孜不倦的研究,代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5篇SCI论文、合作发表论文17篇,两次获得了博士生国家奖学金,参与的研究成果两次获评中国古生物学研究十大进展,2022年获得了全国李四光优秀博士生奖。如今,代旭已远赴法国勃艮第大学,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2021年,代旭、刘小康、姜守一、王奉宇4人精心挑选出在西藏采集的菊石化石,捐赠给逸夫博物馆。

刘小康、代旭、王奉宇、姜守一在西藏科考(从左至右)受访者供图

与代旭同样痴迷古生物化石研究的,还有地球科学学院2020级博士生王奉宇。2014年进入我校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专业学习后,王奉宇就成了逸夫博物馆的常客。大二期间,王奉宇在湖北利川发现了306枚腕足动物化石,其中有一种从未发现的全新物种,他将这个创新性成果写成论文发表在国际期刊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此后,他陆续获评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2018年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等。硕博连读师从宋海军教授后,他主攻化石演化与环境变化。

年复一年,逸夫博物馆持续吸引着一批批地球科学学院、资源学院等学院的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投入到化石清理、分类、修复整理、鉴定等工作中,激发着他们去探索亿万年来生物演化的奥秘,获取生命生生不息的答案。

播撒种子 古生物科普建设精彩纷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将科普作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如何将逸夫博物馆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资源有效转化为教育资源,使更多社会公众和中小学生受益?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博物馆就率先迈出了科普教育有益的一步。1988年,博物馆利用黑龙江满洲龙、多棘沱江龙和合川马门溪龙等恐龙骨架,配上其他地质标本,在湖北宜昌等16个城市巡回举办了“中国大型恐龙展”,参观人数达60万人次。

2021年4月,逸夫博物馆主题科普讲座走进武汉小学校园受访者供图

进入21世纪,依托丰富的馆藏古生物化石资源,逸夫博物馆在世界地球日、全国科普日、世界博物馆日等节点,走进社区、企业、中小学,开展了如火如荼的科普教育活动。

2018年10月至2021年4月,逸夫博物馆联合常州中华恐龙园推出“爱恐龙 爱科学”系列主题公益科普讲座,走进了武汉市73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在江城青少年中掀起了一阵“恐龙热”。2021年10月以来,逸夫博物馆先后前往湖北竹山、云南施甸等西部地区,开展科普活动,同时联合新华网、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分别推出了数场云直播活动,线上观众达数百万人次。

近两年来,逸夫博物馆先后获评全国二级博物馆、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创筑梦助力双减科普行动试点单位、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等称号。

小学生在逸夫博物馆修复化石孙恒摄

近年来,逸夫博物馆联合湖北省自然资源厅、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湖北省科技馆、武汉市科学技术局、洪山区科协等单位,推出了以“生物多样性”等为主题的20余场科普展,向广大社会公众普及生物知识,激发他们建设“美丽中国、宜居地球”的热情。“勇敢探索者,我是寻宝科学家”、“博物馆奇妙夜”等馆内沉浸式研学活动,更是给无数小朋友心里种下了一颗热爱和探索地质及古生物知识的种子。

2017年4月,逸夫博物馆策划推出系列科普讲座品牌——《地球科普大讲堂》,突出博物馆在古生物学等方面的馆藏优势和学校的科研实力,多角度、全方位地向观众普及古生物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该系列科普讲座举办了近百场,参与观众近4万人次。2022年4月,博物馆推出《宜居地球大讲堂》,由校长王焰新院士担任首场主讲嘉宾,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讲述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故事。

2019年,逸夫博物馆与AAA国际联合举办了中国(武汉)地学科普教育国际论坛;2019年11月,逸夫博物馆与湖北省长江生态保护基金会等单位及学校相关部门一起承办了“中国自然教育大会、第六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展示了中国自然教育的新成果和高水平。

2017年,为提升全民参与生命演化科学传播的热情,逸夫博物馆积极承办了中国古生物学会首届“我身边的化石”科普创作国际大赛分赛区活动,精心组织比赛,选送的作品分获总赛区二等奖、三等奖,博物馆获得获“中国古生物科普工作十大进展荣誉奖”。

为加快构建资源共享传播平台,逸夫博物馆积极与中国科协、教育部等机构、部门合作,加入了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国家文物局全国可移动文物信息登录平台。

依托学校学科优势和丰富的馆藏资源,逸夫博物馆努力进行古生物化石方面的科普理论研究、作品创作、实践创新等,形成了包括图书、线下课程、短视频、MOOC课程在内的系列科普产品,推介给公众。2018年10月,由陈晶副研究员编著的《沉睡已久的化石》精选了博物馆珍藏的70余件珍贵化石标本进行解读,激发人们保护地球的意识。2019年,该书入选湖北省优秀科普作品。目前,陈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古生物方面SCI论文5篇,合作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

图书档案与文博部部长刘先国表示,多渠道的科普活动可以使高冷的古生物学知识走近更多非地学类师生和普通观众,逸夫博物馆将进一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丰富馆藏资源、拓宽科普途径,为更多师生提供教学科研便利,助力取得更多科研成果,为服务“宜居地球、美丽中国”建设和学校“十四五”建设再立新功。

(编辑 孙彦钦 审稿 陈华文 )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