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官方,(中国)网站首页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奋力书写乡村振兴地大新篇章

发表时间:2023-01-21     点击:次     编辑:张冰

地大新闻网讯(通讯员 田欢)近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向我校发来感谢信,代表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向学校致以新春的祝福和节日的问候。

2019年9月,我校被确定为教育部直属新增定点扶贫高校,并分别于2020年5月和2022年4月,先后选派2批工作队6名队员入驻施甸开展定点帮扶工作。2022年,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党组关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坚决扛起定点帮扶工作的政治责任,形成“上下联动、责任清晰、精准务实、聚力帮扶”的工作机制,结合“援派干部+科研团队”的地大帮扶模式,围绕“五大振兴”,在科技帮扶、教育帮扶、驻村帮扶、智力帮扶、消费帮扶等方面持续下功夫,为施甸县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地大智慧和力量,彰显地大的责任担当。校长王焰新、副校长刘杰等学校领导多次率队赴施甸县指导推进定点帮扶工作,施甸县委书记周耀泉和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陈蕴德等也多次到学校会商定点帮扶工作,校地合力推进施甸乡村振兴。学校全年共计投入帮扶资金200余万元,帮助引进项目资金410余万元,实施消费帮扶670余万元,支持施甸县强化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加快产业发展,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拓宽增收渠道,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科技帮扶方面,学校充分发挥地学优势和学科特色,投入70万元,并争取中石化基金270万元,持续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富硒资源、古生物资源、地热资源和页岩气资源的勘察开发利用等,验收5个科技帮扶项目,形成一系列科技成果并有效推进成果转化,“高山硒谷”“地质宝库”等多项建议写入施甸县“十四五”发展规划。10月,帮助施甸县同时获批两块“国字号”金字招牌,即云南省首个全国地质文化乡“何元海林檎地质文化乡”和国家第二批天然富硒土地“云南省施甸县(姚关镇、旧城乡)天然富硒地块”。12月21日,施甸县登上央视乡村探秘类节目《一眼亿年》,以真人秀形式展示了施甸县特色地质资源、富硒农业、地热温泉和特色教育等发展情况。全年指导施甸县推广富硒农业示范2200亩,带动周边2万余亩,积极拓宽农民销售渠道和增收渠道,助农增收2162万元。

2022年11月30日,云南省委书记王宁、省长王予波和我校校长王焰新院士共同见证省校续签战略合作协议

2022年2月,王焰新校长在施甸考察地热资源

2022年11月,刘杰副校长在施甸县“何元海林檎地质文化乡”授牌仪式讲话

施甸县富硒蔬菜示范种植基地

在教育帮扶方面,聚焦“特色文体”,我校助力施甸县建成滇西首个完全中学标准攀岩场,积极培育青少年攀岩人才,助力施甸特色教育发展。探索“四个一”教育帮扶模式,创办地大实验班,提升施甸二中教学水平,获评“云南省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相关进展被央视、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央视《一眼亿年》栏目组在我校帮扶中学施甸二中录制节目

我校“夏心续梦”支教团在施甸二中开展支教活动

在驻村工作方面,以由旺镇杨家社区为主要阵地,坚决守牢底线、防止返贫,同时结合地大、施甸二中的科教优势,建成“科教融合乡村振兴创新试验基地”,有力推进各类创新试验,联合开展基层党建、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富硒农业推广、人才培训和综合治理等项目,助力打造杨家乡村振兴示范村。

施甸县由旺镇杨家社区“科教融合创新试验基地”

11月9日,刘杰副校长走访慰问杨家社区山区自然村民

两任驻村第一书记走访慰问脱贫户

今年,我校联合施甸县组织部、乡村振兴局等部门举办施甸县“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乡村振兴带头人培训班”等,累计培训基层骨干和技术人才1679人次。同时,在消费帮扶方面,积极响应中央部门号召,组织工会、后勤保障部等部门,开展产销对接,通过订单采购、电商采购、消费帮扶新春行动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定点帮扶地区特色农产品消费采购力度,全年累计购买和帮扶销售农副产品670万元。

“施甸县乡村人才振兴带头人培训班”开幕仪式暨开班第一讲

下一步,学校将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施甸所需、地大所能”原则,有效统筹校地政企多方资源,积极推进服务乡村振兴创新试验,聚焦施甸资源禀赋转化运用,助力擦亮“乡”“土”金字招牌,不断提升富硒农业、地质文旅等特色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编辑 王俊芳 审稿 陈华文)

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