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官方,(中国)网站首页

70年,在地质报国的征途上

发表时间:2022-11-30     点击:次     编辑:张冰

地大新闻网讯(记者 陈华文 高雅)不久前,自然资源部发出通知,要求全国自然资源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省地矿局第六地质大队全体地质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通知明确,要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努力提高我国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一大批自然资源人正在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努力奉献,书写着时代的耀眼篇章。11月7日,被誉为“地质教育摇篮”的我校,走过70年的光辉办学历史。

70年来,我校秉承地质报国理念,与自然资源事业同频共振,培养了30多万名毕业生,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振兴交出精彩的时代答卷。

行业需求是教育教学的主线

“总书记在回信中对全体地质工作者提出了殷切期望,为我校深度参与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培养新时代地质人才指明了方向。我校将进一步转变办学治校理念,以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和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化学校‘双一流’建设,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全面加强创新体系建设,力争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展现担当作为;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地质人的精神富矿滋养青年、塑造青年、引领青年,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自然资源事业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今年10月5日,在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会议上,校长王焰新院士表示。

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我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始终围绕行业需求立德树人,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资源能源安全培养了大批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急需探明矿产资源家底。为了培养“摸清家底”的人才,1952年北京地质学院(米兰官方,(中国)网站首页前身)应运而生。建校之初,我校在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上,走“少而精”的特色道路。办学过程中,学校紧随国家对行业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例如,为发展尖端工业,我校设立了放射性稀有分散元素地质及勘探系,培养出新中国第一批放射性矿产地质找矿专家和核工业人才,为我国原子能工业体系建设做出了贡献。

时光飞逝,初心不变。近年来,我校不断完善地球系统科学学科布局,以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一级学科为核心,推进“双一流”建设,攻克“美丽中国、宜居地球”建设中的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努力推动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大学科迈向世界一流。

在学科建设中,我校依托由教学名师、“湖北名师”等领衔的“矿物岩石学”“地史古生物学”“地球化学”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和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打造了面向地学拔尖人才培养的高水平教材体系,以及面向全校学生构建自然资源与生态文明通识教育体系。同时,大力发展涉海学科,构建了“本—硕—博”完整的涉海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并与广州市南沙区共建滨海研究院,充分发挥我校在海洋地质、海洋生物等领域的学科人才优势,服务海洋强国建设。

专业教育、野外实践教学和课堂教学同等重要。自上世纪50年代起,我校相继在周口店、北戴河、秭归、巴东等地,建立了4个野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70年来,数以万计的自然资源相关专业的学子们,在野外实习中确立地质报国之志,逐步成长为自然资源行业的骨干力量。

培养自然资源领域拔尖人才

“要把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作为开展‘大思政课’的重要资源,结合全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组织力量深入挖掘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内涵,讲好新时代地质报国故事和地大故事,进一步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专业志愿,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撑。”我校党委书记黄晓玫说。

为了培养自然资源领域拔尖人才,我校以“品德高尚、基础厚实、专业精深、知行合一”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引导青年学生热爱祖国、服务自然资源事业,并通过构建跨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教学与科研实践融合、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的“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为自然资源行业提供高水平的人才支撑。

近年来,我校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地学领域研究所,共建地球科学菁英班,实施“李四光本科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了激发自然资源相关专业大学生的创造性,我校开展“地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寻找李四光•卓越地质师培育工程等系列活动,为全国地学类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梦想、开展合作交流提供平台机遇,推进自然资源行业领域科技协同创新。此外,我校立足自然资源行业特色,与全国自然资源系统多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一大批自然资源专业学子,把我校作为梦想的出发点,一路披荆斩棘,在广袤的山河大地释放出青春力量:2018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王奉宇潜心探索自然奥秘,发现了早三叠世腕足动物的新物种,填补了生物大灭绝后腕足动物的演化空白;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韩磊大胆创新,参与研制了我国首台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正铲液压挖掘机,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全国首届“脱贫攻坚·青春榜样”典型人物翁新强,放弃大城市高薪工作,回到家乡艰苦创业,带动700多户村民实现脱贫,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大展宏图……

除了优秀学子,在我校校园里,还有无数甘坐冷板凳的“大先生”,他们的故事广为流传。

李德威教授长期致力于地热能的研究,根据他提供的关于地学和干热岩理论“路线图”,相关单位在海南澄迈成功打出我国东部第一口干热岩钻井。2018年,56岁的他在弥留之际,写出“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的十字绝笔,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被教育部追授为全国优秀教师。

2018年度全国最美教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1952年以来一直在我校求学、工作。他先后倡导和开创了古生物地理学等一系列分支学科,提出了中国的地球生物学学科体系和发展战略;他领导科研团队攻坚克难,使浙江煤山被确立为全球地质年代划分的一个标准——即“金钉子”;他把古生物研究的接力棒交给一代代学生,“四代地质人的精神传承”已经成为地质界人才培养的佳话。

主动融入自然资源科研主战场

优秀的大学,必然以科技创新引领社会进步,在服务社会中彰显价值。我校秉承地质报国的光荣使命,主动融入自然资源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在科学研究中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近年来,我校紧紧围绕资源环境重点领域,大力开展矿山修复、地质灾害防治、国土空间规划、地学信息与地质遥感等领域的科技攻关,获批建设国家环境保护水污染溯源与管控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深部地热资源重点实验室、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并建成全球首个跨圈层扰动监测系统。

为解决长江流域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难题,我校2017年启动“长江流域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研究计划”。近年累积投入上亿元资金,支持专家学者围绕长江的自然、资源、地质、环境问题,开展多维度科技攻关。目前,该计划产生的一批科技成果已经直接服务于长江生态治理。

三峡库区的地质灾害防治中,我校组建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依托于巴东野外综合试验场,面向三峡库区全境开展水库运行条件下地质灾害野外科学观测研究,填补了我国水库地质灾害多灾种、全频谱灾害链观测的空白。

……

70年来,我校不仅是自然资源事业发展壮大的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贡献者,为国家资源能源安全提供了人才与智力支撑。“进入新发展阶段,全体师生要继续赓续地大人为国找矿、地质报国的红色基因,大力发扬爱国奉献、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弘扬地质报国的情怀,脚踏实地、攻坚克难,谱写新时代服务自然资源事业的新篇章。”校党委书记黄晓玫说。

最新动态